admin的文章
admin 发布于 2022-03-09

我问佛: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我问佛: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佛曰:寻找自我。 我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我问佛:人为何而活? 佛曰:寻根。 我问佛:何谓之根? 佛曰:不可说。 我问佛:你多大? 佛曰:我就算一岁,我也是佛,你就算一百岁,如果固守自己的心灵那也是人。 我问佛:世事本无常是什么意思? 佛说:无常便是有常,无知所以无畏。 我问佛:我的感...
阅读(207)赞 (8)标签:仓央嘉措 / 我问佛
admin 发布于 2022-03-06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他本是出身奴家的普通藏民,却也是高贵无比的藏王。 他本是能与爱人安度余生的平凡人,却成了藏地不可多得的才子。 他像宋徽宗赵佶精通书法作画,明熹宗朱由校精通木刻雕工一般,是不适合做帝王的情歌天才。 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出生在西藏南部隅纳拉山下宇松区的乌坚林村,家中是农奴出身。 高耸茫茫的雪原...
阅读(90)赞 (1)标签:仓央嘉措 / 执子之手
admin 发布于 2022-03-06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佛...
阅读(201)赞 (1)
admin 发布于 2022-02-24
![]()
人生苦短,应学会善待自己人生犹如一场旅行,每个人都是旅途中的行者。人生苦短,应学会善待自己。善待自己并非放纵行乐,而是要不负此生!为此,我建议大家: 1、勿争强胜 常言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古语亦云:“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人生在世,争强好胜只会让自己和他人受伤,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祸端;有胸怀,识大体,与人为善,才能人我兼利。 2、清净身口 身口常...
阅读(108)赞 (0)标签:人生苦短 / 善待自己
admin 发布于 2022-01-16

世上根本没有完全“如意”的生活,既然,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那么,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人这辈子,我们之所以不快乐,其实不是我们生活多么糟糕,而是我们学不会不为难自己。 总是胡思乱想,无法释怀,遇事看不开,放不下,苦了自己! 智者,一辈子有这三不问: 01、不问过去 事情发生就发生了,不要懊恼;错过的事...
阅读(131)赞 (10)
admin 发布于 2022-01-11

人生于世间,活着并探索着生命的价值。命运是什么?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一连串的疑问萦绕心头。一路行走,一路思考,跌跌撞撞,曲曲折折,也曾迷茫、也曾忧虑,也曾坦诚、也曾破茧,参悟生命的真实与美丽。 我问佛,为什么我的命运和别人不一样?为什么我要尝尽人世辛酸?我只能沉溺于当前的宿命吗?我如何能够改变现状?佛说,改变自己。生命的精彩在于独一无二,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上天注定的...
阅读(157)赞 (3)
admin 发布于 2022-01-11

问佛 – 祁隆 词:千山万水/祁隆 曲:祁隆 编曲:喜波 制作人:祁隆 古筝:丁雪儿 笛子:丁晓逵 后期:王路遥 发行:隆娱文化 谁能参透世间因果 驱散藏在心中的魔 人间名利谁能淡薄 放下一切平凡的过 缘来缘去人生几何 大千世间多少过客 是福是祸谁能躲得过 看透轮回的舍与得 问一问佛 谁来渡我 谁又能把红尘看破 看透世间事 看清对与错 净化心灵种下善果 问一问佛 谁来渡我 化做佛前莲花...
阅读(239)赞 (1)标签:祁隆 / 问佛
admin 发布于 2021-11-16

我问佛,如何才能改变命运?佛告诉我“四个字” 在小的时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问过父母,这样一句话: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在长大自己就会觉得当时问的问题是那么的无知可笑。我们长大了也会有一些问题困扰着自己。并且自己还一直想不懂答案。小编就常常问自己:自己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自己活着的价值又是什么呢?我问佛,如何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一切的一切越想越迷茫,越困惑。真的想有一个人来指点迷津,让自己走出这些漩涡。...
阅读(270)赞 (27)
admin 发布于 2021-09-20

“我问佛,什么是对的人,佛说:一见你,就笑的人,一见你就笑的人”!
阅读(596)赞 (35)标签:对的人 / 我问佛
admin 发布于 2021-09-16

若我们如实觉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那么它们都是生起智慧可用的素材。若我们无法如实觉知它们,就会否定它们,宣称不想见色或闻声,因为我们会受到干扰。若切断了这些因缘,我们要凭借什么进行思维呢? 因此,佛陀教导我们要防护,防护即是戒。有防护感官的戒–眼、耳、鼻、舌、身、意–这些都是我们的戒和定。 想想舍利弗的故事。在他成为比丘之前,有次看见马胜(Assaji,音译...
阅读(328)赞 (0)